AI 正在徹底改變軟體測試方式,使企業開發團隊能在規模化的同時維持資安合規,也讓嵌入式開發者能在受限的硬體資源上驗證系統安全性。本文將帶您了解 AI 如何在「人類監督」下成為強大的助力,同時避免在缺乏防護機制下帶來風險。

在軟體測試中導入 AI,正在加速團隊在兩個不同領域——嵌入式與企業應用——中設計、執行與維護測試的方式。

  • 在企業環境中,AI 驅動的軟體測試能協助團隊在擴充規模的同時,仍符合隱私與資安要求。
  • 在嵌入式系統中,AI 必須能在受限的硬體上驗證確定性的安全性,並遵循如 ISO 26262 與 MISRA 等國際標準。

若運用得當,AI 能強化人員效能並提前測試流程(shift-left);若運用不當,則可能只是提升測試覆蓋率,卻無法真正驗證系統行為。

AI 在軟體測試中扮演輔助角色。它能加速測試編寫、選擇與修正的流程,但並不能單靠 AI 來提升程式碼品質。應將 AI 的輸出視為「初稿」,並持續依照開發標準進行人工審查,以確保加快速度的同時不會產生新的風險。

Parasoft 在其工具套件中結合了三種類型的 AI——專有演算法、生成式 AI 與代理式 AI——並將這些能力整合到開發流程中:包括在 IDE 內輔助開發、進行靜態分析、以及在報告與分析階段提供協助。

AI 最能發揮效益的環節

要讓 AI 發揮最大效益,應從開發早期、越接近程式碼越好。利用靜態分析在程式提交階段就發現違規問題,在變更內容仍新鮮時自動產生單元測試與 API 測試,並將測試與程式碼相連結,只執行真正有意義的測項。這種早期偵測機制可減少返工並防止回歸錯誤進入整合階段。

  • 規劃與風險分析:透過變更歷史、覆蓋率與關鍵性分析,優先鎖定高風險區域。
  • 測試設計與產生:根據契約、程式碼與範例自動產生單元、API 與情境測試,並進行人工審查與微調。
  • 資料與測試環境:建立真實的資料集,並虛擬化不穩定或成本高的相依元件,使回歸測試能重現。
  • 執行與測項選擇:透過變更導向的測試選擇,為每次建置執行最小且最相關的測試集合。
  • 分析與分類:將失敗案例群組化、偵測異常並提出修正建議。
  • 維護:隨著介面變動,更新脆弱的斷言。
  • 文件與合規:將測試證據對應至規範要求,產出可供稽核的報告。

標準導入:需考量的三個層次

AI 的角色會隨著系統所需達成的合規深度而不同:

  • 資安層級(廣而淺)
    企業團隊最重視的是隱私與資安,通常需遵循如 HIPAA、GDPR、OWASP、CWE 等標準。AI 可協助執行檢查規則、標示違規項目、提出修正建議並彙整證據,以便展示符合性。
  • 功能安全/安全導向層級
    對於嵌入式程式碼而言,MISRA 或 AUTOSAR C++14 等規範是關鍵。AI 可用來檢查程式碼是否符合這些規則,並建議相容的修正方式。所使用的工具必須支援這些標準,並在必要時提供可用於安全關鍵流程的工具認證證據。
  • 完全合規層級
    對於安全關鍵產品,必須在測試、文件與驗證面提供具認證等級的證據。AI 能協助收集相關產出並維持文件更新,而人工審查則確保所有變更均安全且有效。

語言與執行環境注意事項

對於 Java 與 .NET 開發,Parasoft 的 Jtest 與 dotTEST 支援與 OpenAI 或企業自行管理的 LLM 整合運作。

在 C/C++ 開發中,團隊通常將 C/C++test 與像 Copilot 這類程式碼助理搭配使用,同時依賴 Parasoft 進行深度靜態分析與標準規範檢查。

探索 Parasoft 為不同專案需求所設計的多種合規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可依照特定規範集進行調整與套用。

企業領域

在企業環境中,重心在於資料治理與系統效能。這類團隊通常在大規模環境中運作,並與各種業務系統整合,同時必須符合像 HIPAA 與 GDPR 等隱私與資安規範。OWASP 與 CWE 等安全標準則提供實務上的最佳做法指引。

AI 能加速規範檢查與違規修正的流程,並可自動產生程式碼修補建議,讓開發者在一個 sprint 內審查並套用。報告與分析工具可協助團隊判斷修正優先順序,並找出可同時解決多項問題的變更。

嵌入式領域

在嵌入式系統中,重點是確保在受限資源環境下執行的軟體具備可預測的安全性。每一行程式碼在發佈前都必須經過嚴格驗證,確保正確無誤。

像 CERT、MISRA 與 AUTOSAR 等標準會規範你撰寫、分析、測試與撰寫文件的方式。

AI/ML 可協助依據安全規範檢查程式碼並提出相容的修正建議。妥善運用 AI 可加快開發與程式分析流程,同時讓團隊隨時掌握合規進度。

跨越兩個領域的整合應用

Parasoft 採用混合式 AI 策略,結合專有演算法、生成式 AI、代理式 AI,以及非 AI 技術,例如服務虛擬化與成熟的靜態分析。

對於 Java 與 .NET,Jtest 與 dotTEST 可與 OpenAI 或客戶自建的 LLM 整合;而在 C/C++ 環境中,C/C++test 專注於依標準導向的分析,開發者則可輔以 Copilot 提供程式碼建議。

無論是企業系統還是嵌入式系統,最終目標都相同——找出重點問題、及時修正,並以透明且可稽核的報告展現合規成果。

AI 是人力的放大器,而非替代者。若運用得當,它能加速測試撰寫、測項選擇與問題修正。我們的作法是精準導入 AI 並保持人員參與,確保每個測試都具備實際意義。

可預期的具體效益

  • 更快建立可執行的實用測試:
    自動產生具備斷言(assertions)、參數化資料與真實輸入值的單元與 API 測試。
    透過追蹤斷言密度、關鍵模組覆蓋率成長,以及測試撰寫時間,確保目標是「驗證行為正確性」,而非僅僅讓程式可執行。
  • 縮短回歸測試週期:
    將測試與程式碼變更關聯,使每次建置僅執行受影響的測試。
    可透過測試集執行時間、受影響測試比例,以及從提交到測試結果的前置時間來衡量效益。
  • 加速資安與合規問題的修正:
    利用 AI 從靜態分析結果中提出程式修補建議,再由開發者審查與採用。
    可觀察的指標包括每個 sprint 解決的違規數量、掃描後回到「綠燈」狀態的時間,以及一次修正成功率。
  • 穩定且可重現的測試環境:
    當相依服務不可用或成本過高時,建立虛擬服務以支援測試。
    可追蹤的指標包含被阻擋的測試次數、環境可用時間,以及建立可測環境所需時間。
  • 更快速且明確的測試結果分類:
    將測試失敗案例分群、找出異常並依疑似根因分組。
    衡量指標包括平均分類時間與重複缺陷比率。
  • 更高的標準符合度信心:
    將靜態分析結果對應到 OWASP、CWE、MISRA、AUTOSAR C++14 與內部規範。
    可監控的項目包括規則通過率與報告的稽核準備度。

AI 過度依賴的七個警訊

  1. 測試覆蓋率提升但錯誤外洩增加:覆蓋行數更多,但進入正式版本的缺陷也變多。
  2. 「空洞」測試:許多測試執行了程式路徑,卻缺乏或僅有薄弱的斷言,導致無法真正驗證行為。
  3. 缺乏人工審查:AI 產生的程式碼與測試在未經審核或無可追蹤性下被直接合併。
  4. 虛榮指標導向:團隊只關注測試數量、套件或程式行數,而非系統穩定度、修正率與用戶影響。
  5. 資料治理漏洞:提示或訓練資料中含有機密或受管制資訊,卻缺乏控管。
  6. 政策不符:在受管制環境中啟用生成式 AI,卻未經風險審核或工具認證。
  7. 結果不一致:相同輸入下輸出結果卻飄移,且無人追查原因。

Parasoft 如何避免常見陷阱

  • 能驗證功能的測試:我們的 AI 不會產生「空洞」的測試,而是建立具備豐富測試資料、斷言(assertions)與參數化設計的測試,用來驗證實際行為。
  • 人類審查是設計的一部分:在 AI 產生的內容進入程式碼庫之前,都會經過人工審閱。這確保團隊持續掌握品質、安全性與合規性
  • 精準勝於炒作:我們結合自有演算法、生成式 AI 與代理型(agentic)AI,各自發揮實際價值。這些功能整合在 IDE 內的靜態分析、報告與分析流程中,讓開發與測試工作更高效。

善用 AI 以更少資源完成更多工作,並透過明確指標加以驗證:前置時間(lead time)、測試執行時間、flake rate(不穩定測試比率)、缺陷逃逸率、缺陷分類處理時間、每次 sprint 修復的違規數量,以及可供稽核的證據

如果這些品質指標惡化、但測試數量卻上升,那就代表你過度依賴工具、而在品質投入上不足

AI 無法做到的事?AI 在軟體測試中無法自行設定品質目標、定義需求,或決定何謂「足夠好」。它也不能批准安全關鍵變更、單獨保證合規,或取代人類在模糊流程、視覺檢查與可及性審查中的判斷力。

把 AI 視為放大器而非取代者。讓人類持續參與審查,確保測試真正驗證行為,而不只是執行程式碼。

AI 目前能帶來的幫助

1. 快速建立或擴充回歸測試套件。

當測試覆蓋率不足,特別是在舊有程式碼上時,可以利用 AI 協助產生高效的單元與 API 測試。實務上,開發者可透過 Jtest 與 dotTEST 加速單元測試建立,團隊則可藉由 SOAtest 的自動產生與 agentic 功能擴展 API 覆蓋率。

Parasoft 的方法不只是產生可執行的「測試骨架」,而是加入斷言、參數化資料與真實輸入,確保測試真正驗證功能,而非僅僅執行程式碼。

2. 透過服務虛擬化穩定測試環境。

第三方服務、尚在開發中的模組或付費依賴項都可能阻礙回歸測試。利用服務虛擬化來模擬這些系統,讓 CI/CD 流程不中斷。

你可以從簡單的請求回應(request-response)對應表開始,逐步擴充。生成式 AI 能根據服務定義與流量範例快速建立虛擬資產,讓 QA 團隊即使不具備深度腳本能力,也能輕鬆導入與擴展虛擬化測試。

3. 以變更為基礎選擇測試範圍

大型測試套件可能需要數小時甚至數天。透過變更導向的測試選擇,讓每次建置只執行受影響的部分。這樣可維持關鍵區域的覆蓋率,並縮短跨 sprint 的回饋週期。AI 會進一步強化測試對應與優先排序,確保關鍵路徑優先驗證。

4. 更快速地修復安全與合規問題。

執行靜態分析時,依據 OWASP、CWE、MISRA、AUTOSAR 以及公司內部政策檢查程式碼。AI 會提出修正建議,再由人員審查並在一個 sprint 內完成修復。報告與分析功能可協助判斷優先修復項目,並了解單一變更如何同時解決多個問題

5. 在 IDE 中更快撰寫測試。

在 VS Code 等編輯器中使用生成式 AI 助手,可用自然語言撰寫測試、生成斷言、擷取步驟值並於後續重用。由於這些助手基於 Parasoft 文件訓練,新手能快速上手,熟練者則能更高效工作。

確保 AI 持續有用的防護原則

  • 對所有 AI 產生的變更都進行人工審查。未經核准與追溯者不得合併
  • 衡量真正重要的成果:前置時間、測試套件執行時間、flake rate、缺陷逃逸率、平均分類處理時間,以及每次 sprint 修復的違規數量。若這些趨勢惡化而測試數量上升,代表過度依賴工具
  • 遵循資料治理與政策規範。在受監管的環境下,應於風險與合規團隊準備就緒後才啟用生成式 AI,以加速既有信任範圍內的工作。

最終結果是職責清晰分工:AI 處理回歸測試中重複且大量的任務(產生、篩選、分類與修復),而人類則負責監督目標、安全、合規與最終品質判定

Parasoft 以人機協作(human-in-the-loop)的精準方式,將 AI 應用於真實團隊與實際軟體開發流程中。

您將在最需要的地方獲得生成式與代理型 AI 的速度優勢,同時結合 Parasoft 專有的分析與治理機制,確保報告與資料具備可追溯性與可信度。

  • 程式碼層級品質。加速單元測試並在早期提升程式品質。Jtest 能自動建立與執行 JUnit 測試,並根據程式變更優化測試流程;若搭配 LLM,可讓測試更強健。dotTEST 則在 IDE 內即時提供靜態分析,使問題在撰寫程式時即被發現。Parasoft 也支援與 OpenAI 或企業自管 LLM 整合,用於改進測試與修正違規,且所有變更皆須審查後方可合併。
  • API 與端到端品質。SOAtest 加速 API 測試建立,能建議斷言並利用智慧 AI 產生具豐富資料的情境測試。AI Assertor 支援以自然語言驗證複雜邏輯,使團隊能驗證實際行為,而不只是執行程式碼。
  • 穩定的測試環境。Virtualize 模擬緩慢、昂貴或不可用的依賴元件以消除阻礙。可先從簡單的 request-response 對應開始,再擴展為使用 CSV 或 Excel 的資料驅動資產,並於適當時機導入 AI,根據服務定義與流量自動產生虛擬服務。
  • 利用測試影響分析聚焦執行。僅執行受程式變更影響的測試,保持回饋迴圈緊密。DTP 的 Test Impact Analysis 可對應測試與程式碼差異,讓每日建置僅執行最相關的測試,完整基準測試則定期運作。
  • 分析與報告。DTP 整合測試結果、突顯異常,並產出可供稽核的證據。安全與合規(例如 CWE)以及安全報告流程,協助團隊明確了解應優先修復的問題,並掌握一個修正如何同時解決多項違規
  • 嵌入式應用就緒。對於 C/C++,C/C++test 提供靜態分析、單元測試、覆蓋率與安全流程,符合 ISO 26262 等標準,並可取得 TÜV SÜD 工具認證證書。

WoodmenLife 透過服務虛擬化、智慧測試選擇、強健的 API 自動化與嚴謹的 CI 流程,將回歸測試時間縮短 212%,在 13 個版本中實現 84.5 萬美元投資報酬,並達到 360 倍的測試速度提升

本文由Parasoft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