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術快速進步的時代,嵌入式系統的開發正日益轉向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應用場景,尤其是在汽車、醫療設備和工業自動化等關鍵領域。功能安全認證已成為開發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透過提升程式碼品質、採用先進工具,以及結合實務經驗來加速功能安全認證流程,從而幫助開發者更快地實現市場目標。

隨著嵌入式技術滲透到更多關鍵任務場景,產品功能安全的重要性顯著提升。功能安全認證不僅是一項合規要求,更是產品可靠性和用戶安全的保證。然而,功能安全認證流程往往因需應對多樣的標準(如IEC 61508、ISO 26262和IEC 62304)以及解決程式碼品質問題而面臨巨大挑戰。

許多開發者需要處理多樣的語言和編譯器特性。例如,在C99語言中,有多達190種模稜兩可的結構可能導致不同的編譯器對原始碼產生不同的解釋。這對於需要跨平台測試的高可靠系統來說,是極大的障礙。通過引入像MISRA這樣的編碼標準,可以有效避免程式碼中的常見陷阱並減少漏洞數量,進而增強程式碼的穩定性。

IAR推出的最新功能安全版本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9.50.3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個強大且靈活的解決方案。該版本新增了對最新Arm核心(如Cortex-M55、Cortex-M85、Cortex-R52+等)的支援,並整合了多種工具,包括靜態分析工具IAR C-STAT與動態分析工具IAR C-RUN。這些工具不僅協助開發者快速檢測程式碼中的漏洞,還能確保符合MISRA C、CERT C等編碼標準。

IAR C-STAT,經TÜV SÜD認證,可執行全面靜態分析以偵測程式碼中的潛在問題。PX5 RTOS創辦人暨執行長Bill Lamie形容AR C-STAT的關鍵角色是能確保產品遵循各項安全標準。這項極具價值的工具可協助如同以人工智慧快速檢閱程式碼。為開發人員提供無與倫比的價值。

一、靜態與動態分析

功能安全標準,如IEC 61508和ISO 26262強烈建議開發者對程式碼進行靜態和動態分析。靜態分析工具能協助開發者避免模稜兩可的程式碼行為,從而提高程式碼品質。同時,動態分析工具如IAR C-RUN則能模擬程式執行情境,找出運行時的錯誤。

Stefan Wagner等人的一篇論文使用經驗資料來計算程式碼分析工具與傳統測試在不同程式碼庫上的優勢。其結果很具說服力:在769個被識別到的漏洞中,76%是被程式碼分析工具所發現,只有4%是在傳統測試中發現,其餘20%在程式碼審查中發現。如果能在開始測試前就消除75%的漏洞,那麼能多快地實現軟體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TF)目標?答案是 “非常快”。僅僅是看測試節省下來的時間和金錢,即可發現對程式碼分析工具的投資就是值得的,更不用說加速產品上市所省下的時間。

二、自動化及開發流程整合

高效能的功能安全開發流程依賴於自動化與持續整合(CI)。IAR Embedded Workbench支援在Linux和Windows等多平台的自動化伺服器配置,開發者可輕鬆將其整合至日常工作流程中。根據Google的研究,將靜態分析工具嵌入開發流程能顯著提升程式碼品質。研究指出,74%的問題能在開發早期由編譯器標記為“真正的問題”,而這種即時回饋能有效減少開發成本。

此外,透過讓靜態分析工具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開發者能夠即時掌握程式碼品質並快速解決問題。Google的經驗顯示,將分析工具整合到開發者的工作環境中,並提供即時回饋,可以極大提高工具的採用率和實用性。

三、減少潛在漏洞

功能安全的核心目標並非突出系統性能,而是盡可能減少潛在漏洞,從而保護用戶安全。IAR Embedded Workbench以其高效的工具鏈,幫助超過15萬名開發者實現高品質的程式碼開發,並滿足功能安全認證需求。

為了確保開發過程中的穩定性,IAR工具鏈強調在開發初期就進行程式碼分析,這使得漏洞“從未存在過”。當高品質的程式碼成為開發過程的標準,認證機構對於開發團隊的信心也會隨之提升。

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功能安全認證的速度和效率將成為競爭優勢的關鍵。透過採用高效工具、提升程式碼品質,以及結合自動化與持續整合的開發模式,開發者可以更快速地實現功能安全認證,並大幅降低成本。

總結來說,加速功能安全認證之路的核心在於提高程式碼品質,並使用如IAR Embedded Workbench這樣的專業工具鏈來實現即時回饋和高效分析。這些措施不僅能讓開發團隊更快完成專案,還能幫助他們在市場中占據先機,成為關鍵領域技術進步的推動者。 更多資訊請參閱:IAR官網功能安全版本

本文由IAR提供